24小时全国咨询电话

微信咨询   feiyusky!       

热点资讯

三亚家庭旅馆_海南临高两处千年古盐田濒临废弃

发布日期:2012-08-25

临高调楼镇抱社村废弃的古盐田晒盐槽。海南日报记者 戎海 摄

位于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镇盐丁村的盐田名声远播,保护完好,已经成为海南的知名景点。然而同样是具有千年历史的临高县的两处古盐田却命运迥异,濒临废弃。15日,省博物馆组织考古队员赴临高实地勘察,搜集相关资料,并将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保护措施,让这两处代表着海南历史文化的千年古迹重新焕发青春。

考古队一行首先来到位于临高新盈镇和贵村委会头东村的一处面积约300多亩的古盐田。由于荒废多年,古盐田里用来吸收海水的沙土早已被晒干结块,踩上去沙沙作响,盐槽四周杂草丛生。

19岁就在这里晒盐的80岁老人陈正鹏告诉记者,这里的晒盐方法和儋州盐田一样,都是用沙土吸收海水冲刷过滤制成卤水,然后再倒在盐槽中暴晒,最后结晶成盐。由于种种原因,这里的盐田从1970年代起就停止生产了,一直荒废至三亚飞鱼今。只有他难舍心中的情结,偶尔还过来晒一次盐。

另一处位于调楼镇抱社村的古盐田则更具规模,面积达1400余亩。据介绍,这里的盐田原本也是采用晒制卤水的方式制盐,然而1966年因为国家提倡“晒水”制盐,即直接把海水引入盐槽中晒制,所以对盐田进行了改建,把原来的火山石做的盐槽改为石砖铺底,并根据功能的不同,将盐槽划分为初级池、中级池、高级池和结晶池。抱社村村民告诉记者,目前,只有高级池和结晶池承包给了个人,其余的盐田和盐槽都已经废弃了。而且由于收入不好,承包者出现了亏损,估计将来整个盐田都不会再使用。

考古队员王育龙告诉记者,这两处盐田始建于唐代,和儋州的古盐田一样,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临高曾是制盐的重要地区,其辖区的马袅盐场在明朝时期,更是海南6大盐场之一。现在,盐业考古在国内外方兴未艾,但是考古内容都集中在井盐方面,海盐考古基本还是空白。而海南的盐业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当时军队军饷的主要来源。所以这两处古盐田对于了解海南的制盐历史,研究古代海南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可惜的是,由于荒废太久,这两处古盐田都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需要尽快制定相关措施,进行保护和抢救。(记者 戎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yziyour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