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发布日期:2012-05-14
南海网海口5月11日消息(南海网记者杨隽莹)5月11日上午,海口召开民防局防震减灾工作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海口已将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纳入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投入3500万元用于防震减灾重点项目建设。
近年来,海口市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紧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2011年,海口制定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并纳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十二五”防震减灾重点项目建设将投入3500万元。
其中,防震减灾工作经费、农村民居配套经费、群测群防联络员补贴、应急救援经费共360万元列入海口市财政年度预算给予安排解决,同时加强地震队伍建设,完善地震机构岗位设置,保障防震减灾工作正常开展。
“无论从海口的地震地质背景还是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公共安全空间的需求考虑,地震避难场所的建设都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海口市民防局副局长叶保恒说。其实,早在2006年海口市开展抗震救灾规划,就把避难场所的建设摆在重要的三亚飞鱼位置,通过调研,计划利用公园、学校操场、空旷绿地等84个地方,计划建造避难场所或疏散场所,将能够满足260万灾民震时的避难生活空间。
据了解,海口将先把万绿园作为一个试点,按国家标准来建造地震避难场所,配有应急供水、供电、消防、医疗救助、物资储备、厕所、沐浴、监控指挥等等相关的设施。该项目预算总投资875.11万元,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万绿园童趣园、游船码头、小鸟乐园和中心区广场范围及龙昆沟周边,场地面积71公顷。
万绿园避难场所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海口首个符合国家标准的地震避难场所,项目安置分为19个区,可疏散安置人数4.6万人。
目前,万绿园避难场所可研报告已经国家、省地震局专家评审通过,争取今年年底启动建设,利用8个月的时间将其完成。
据了解,为不断提高地震监测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目前,海口已建好地震动物宏观观测站一个、地下流体台两个、强震台两个、深井摆台一个,演丰地震前兆观测震专业台站正在建设中。同时在有条件的48个村庄挂牌成立地震宏观观测站,充分发挥群众性的地震宏观观测工作。
相关新闻:海口农居工程可获抗震补助 每户补助7000元
文章转载自:http://www.syziyouren.com